(鹿鳴路,亂停放的車輛霸占了人行道和盲人道。)
一直以來,建設公共停車場,緩解停車難問題備受社會關注。
昨日,市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在審議市政府《關于我市公共停車場建設情況的報告》時,直陳當前我市公共停車場存在的5大問題,并建議政府出臺“出讓商品房建設用地前明確停車場泊位配建指標、開展機動車違法停車專項整治行動、利用閑置空地開設經營性臨時停車場、禁止房地產地下停車庫‘只售不租’、探索公共停車場試行停車收費制度”等舉措,緩解日益嚴重的停車泊位不足問題。
問題
停車管理缺位,存在“車庫無車停、車無地方?!钡牟缓侠憩F象
近年來,我市機動車保有量急劇增加,停車供需矛盾日益尖銳。目前,僅清城區現有機動車保有量已達到24萬多輛,同時還有約8萬輛的燃油助力車、超標電動自行車。但市區公用停車位卻不足1萬個(含免費停車場車位、收費停車位、路邊臨時停車泊位等),市區公共停車位嚴重不足。
早在4月15日至16日,市人大常委會便組織調研組,對我市公共停車場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。調研報告顯示,目前,全市共有公共停車場(含已投用和在建)107個、停車位26168個。其中,已完工23984個、在建2184個。2014年,市政府把公共停車場的建設列為2014年十件民生實事之一,全市共規劃建設21個公共停車場。主要存在以下5個方面的問題。
公共停車場建設進展緩慢,停車泊位嚴重不足
公共停車場的建設是市政府2014年的十件民生實事之一。但市人大常委調研組今年4月份現場調研時發現,清城區、市代建局以及開發商負責建設的公共停車場建設進度依然滯后。究其主要原因,主要是部分單位重視不夠,未能協調解決好周邊用地問題;部分停車場設計圖紙變更,影響了工作推進。
社會對公共停車問題認識不足,開發商將配建停車場挪作他用
調研組認為,社會上對停車問題往往關注的是停車難的表面現象,缺乏對公共停車問題的深入認識。沒有把停車當作產業看待,停車場還被作為普通的開發建設項目來對待,停車場建設、管理、經營上存在很多實際困難?!跋喈敹嗟姆康禺a開發商仍然不能把配建停車場作為必備的配套設施看待,只看重眼前利益,不顧長遠發展需要,想盡辦法和手段盡量壓縮配建規模,或者將配建停車場挪作他用。”
停車管理缺位,公共停車場利用率不高
目前,我市的停車收費政策缺乏價格杠桿調節作用?!笆袇^道路和很多公共停車場均未收費,導致很多車輛在路上和停車場長時間甚至是整天停放。”“僵尸車”長期占位現象時有發生,甚至有的車不按車位亂停,一部車輛占用多個車位,這與路面停車服務短時停車的功能嚴重背離,從而導致很多停車場周轉效率低,存在“車庫無車停、車無地方停”的不合理現象。
停車管理機制不健全,停車難問題日益加重
因為停車管理機制不完善,各種停車亂象叢生。一些車輛占道停車情況嚴重,不按有關規定停在劃線范圍內,停在人行道和安全通道上的現象很普遍?!斑@樣既阻礙了交通順暢,同時也可能造成安全隱患,嚴重影響火災時消防車的通過?!闭{研組指出,部分社區和物業對停車管理的力度不大或工作沒有到位,在停放管理上不重視、不規范,造成小區停車無序管理、資源浪費。加上政府部門對車位市場尚未有管理辦法,少數開發商趁機炒作車庫、車位(特別是地下車位),造成因售價過高未能售出而閑置。
很多縣(市、區)的停車場是社會人員利用閑置建設用地或街巷占道設置的,管理和收費未向有關部門報備,存在安全隱患和擾民問題?! ?br>
停車場建設模式單一
目前,公用停車場建設基本上以政府投資為主,吸引社會資金建設較少。由于沒有統一的管理辦法,民間參與的積極性不高,存在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。
對策
建立收費體制,形成配建停車場為主、公共停車為輔、路內停車為補充的供需格局
針對“停車難”問題,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在聽取和審議市政府的情況報告后,提出了6方面的審議意見。
出讓商品房建設用地前,便明確停車場泊位配建指標
各級政府對停車場的建設要做到規劃先行,積極作為,要協調各相關部門將城市停車納入統一規劃、統一實施、統一管理的框架?!霸谏唐贩拷ㄔO用地出讓時,要明確該地塊配建停車場泊位的具體指標數量。在房地產開發項目報建審批時,要嚴把停車場配建指標關。在項目實施時?!?br>
政府應統一協調,解決停車場建設出現的問題
各級政府要重視停車場的建設,積極協調各方面關系,盡快解決建設中出現的問題,如建設用地、地下管網等問題,積極推進已規劃的公共停車場的建設。同時,要建立聯合執法機制,將違法突出的車輛、區域、路段列為整治重點,開展機動車違法停車專項整治行動。
利用閑置空地開設經營性臨時停車場
政府要適時開設臨時停車場,對一些土地出讓后還未啟動建設的項目,在確保地塊可按合同約定日期動工建設的前提下,地塊受讓人可利用閑置空地開設經營性臨時停車場,解決臨時停車問題。同時,協調推進停車場共享機制,把單位的停車場對外開放。
房地產地下停車庫禁止“只售不租”
著力緩解住宅小區停車矛盾。對住宅小區地下停車庫推行“非售即租”制度,允許房地產開發商“售租并舉”、“先售后租”,禁止“只售不租”。
堅持“公交優先”原則,鼓勵市民綠色出行
在管理思路上,政府應該堅持“公交優先”原則,通過優化發展公共交通,方便市民公交出行,來減少車輛出行。同時,要鼓勵市民近距離出行時,選擇綠色出行的方式出行,養成良好出行習慣,減緩車輛出行帶來的停車壓力。
公共停車場試行停車收費制度,加快停車泊位周轉
政府要探索引入市場機制,制定相關政策,吸引、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停車業,參與停車場的建設、管理與服務。在有條件的路段,新劃一定數量的路面停車泊位,服務短時停車,并通過收費加快停車泊位周轉,從一定程度上彌補停車設施不足的狀況。同時,要探討公共停車場適度收費的可能性,參照廣州、佛山等地的做法,在公共停車場試行停車收費管理辦法,分路段、分時段制定不同的收費標準進行管理。
會議還建議,政府要建立合理的收費體制,逐步形成我市城區停車以配建停車場為主、公共停車為輔、路內停車為必要補充的供需和諧格局,緩解日益嚴重的停車泊位不足問題。